找到相关内容69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的经济理念与中国历史上的佛教经济问题之审视

    修行而觉悟成佛,标示了佛敬离俗修行而觉悟脱苦的发端。早期僧人行依法,受供养,不蓄财。僧伽有余建无尽财以备不时。然佛教发展,钱财问题无可逃避,遂逐渐形成合乎义理逻辑的解释及经济理念。中国环境下。供养及...一些外道那样不雅。即所谓,心中无欲,得粪扫衣即如同得第一服。   诸如此类的节俭生活而高尚戒行的要求,在《阿含经》及《僧只律》等经典多有讲说。僧人的行止依照的是所谓“依法”,...

    周齐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1982101.html
  • 法空法师为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开示《出家的方向》

    (一)依止是正觉之慧 所谓「依止」,是:依法不依人,依义不依语,依智不依识,依了义不依不了义。「依止」是佛陀临涅盘时,交代佛弟子的依法依法不依人:法是指佛陀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,我们...报,何况是我们学佛的人?佛经中,教我们要报重恩:父母恩、师长恩、众生恩、国家恩,就是弥天盖地的报恩心。 二.有度众之慈  出家学道,在未成佛道之前,要先度化众生。佛道未成,没有关系,我先有...

    法门寺

    |法空法师|法门寺|出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5/0926174207.html
  • 净空老法师对净宗同修的讲话

    造作,理智做主宰,不可以动感情,感情是迷,感情起作用,智慧就没有了。所以佛在依法里面告诉我们,“依智不依识”,识就是情识,是你自己个人的喜爱,这错了。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一定要讲信用。中国在传统教学里面...的教育,不但我们没能接受,我们的父母也没接受,我们的祖父母也没有接受,在中国至少我们丢掉代了。所以佛慈悲,你看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讲得多清楚,先人无知,那就是我们的父母、祖父母、曾祖父母,先人无知,“不...

    净空老法师主讲

    |净宗|教育|念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14331434508.html
  • 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

    身和同住”。],布萨羯磨等等,从观念、经济、法制、言论、思想、人身权等方面体现民主平等的原则,都含藏有原始而又纯真的民主理念。  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。佛教依法中提倡依法不依人[宋凉州沙门智严共...人类共同的要求和美好愿望。从佛教人间净土的层面看,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人与自身,人与他人,人与社会,人与自然这种关系,种关系协调发展并达到和谐状态,社会即能实现和谐局面,人间亦将成净土世界。  三、...

    宏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2839313.html
  • 佛教泛论(十八)

    更作白羯磨,最后完成受具足戒,其最后一刹那的表业无表业是善之根本业道,此后戒师教示常乞食、树下坐、著粪扫衣、食陈弃药等依法,依受戒而得的无表业戒体相续,表业相续等是后起。恶业道方面较容易详细说明,...境,亦即他人之妻女,2. 非道,亦即不同的部分等,3. 非处,亦即寺中,神圣的场所等,4. 非时,亦即怀胎中,授乳时,持戒时等,行种不应行,又前所说故思等缘也应具足。妄语是见言不见,不见言见,因此须...

    宇井伯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4747087.html
  • 法印与一实相印

    一实相印”或“依法”(依法不依人,依义不依语,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及依智不依识)。   三法印与一实相印的由来   “一切行无常,一切法无我,涅槃寂灭”三句并列的经文,最早出现于《杂阿含》二六二经,是...“无我我所离贪嗔痴”,真是波澜壮阔,浩瀚无涯。龙树菩萨的《大智度论》即在契机(适应不同根机)的原则下,将一切法门(不论是主张空或有)以种悉檀(宗趣、教法)加以统摄,并以“第一义悉檀”许为真实而不可...

    吕胜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4650829.html
  • 判定佛法真实义的准绳——三法印与一实相印

    大乘的立场来说则为“一实相印”或“依法”(依法不依人,依义不依语,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及依智不依识)。   三、三法印与一实相印的由来   &...rdquo;,真是波澜壮阔、浩瀚无涯。龙树菩萨的《大智度论》即在契机(适应不同根机)的原则下,将一切法门(不论是主张空或有)以种悉檀(宗趣、教法)加以统摄,并以“第一义悉檀”许为...

    吕胜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0953210.html
  • 恒强法师:《佛法概论》讲纲(3)

    而获得,故名为思所成慧;乃至闻他教而获得,故名为闻所成慧;入定者的一切慧都是修所成慧。(《分别》,Vibh.p.324) (3)预流支与依法 《杂"八四三》佛告舍利弗。如汝所說。流者。謂八聖道。入流分者有種。謂親近善男子.聽正法.內正思惟.法次法向。 (<<阿含部T2>>p.215.2 ~ p.215.3) 亲近善知识时要依法不依人,听闻正法时要依义...

    恒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4976945.html
  • 新佛教运动的中心思想

    —佛教并不要人家一味感情用事地迷信,并且根本反对这种宗教的信仰,“依法”中有“依法不依人”一条,古德又说“大疑则大悟,小疑则小...跳出空有两宗的圈子,达摩印心的卷《楞伽》是属于有宗的;五祖授徒,六祖从而悟道的《金刚经》是属于空宗的;密教确是后起的宗派。最近密教学者李安宅居士说:“按原始的佛教,本重个人道德的修养,不尚...

    巨赞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9441884762.html
  • 问题答问篇(1)

    而不执着戏论,满足于语言文字的游戏。  依智不依识:以般若智慧为人生行为的规范,而不依顺一般的俗知俗见。 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:依持究竟的宇宙真理,而不盲从方便邪说。依法是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指南。能够依止依法,得其门而入,才能探骊得珠,登入真理堂奥。   什么是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?在一般人的观念里,"一"就是只有一个,"多",就有很多个了;但是,在佛教看来,一就是多,多就是一,一多不二。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5044976.html